Search

【Deutsch-關於德語和德語區(2)】

歐洲各國文化錯綜複雜,若以現今的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Deutsch-關於德語和德語區(2)】

歐洲各國文化錯綜複雜,若以現今的國界來看,因歷史上政治、經濟、權力的消長,其實存在許多互有重疊、相互影響甚深的地區,不管文化、語言、風俗習慣、飲食等等,都有非常多歷史上的蛛絲馬跡可以探尋。

例如:前幾年聖誕節在台灣炒紅的最美聖誕市集🎄「史特拉斯堡」🎅,這個位於德法邊界、目前屬於法國的小鎮,其實歷史上該地區分別隸屬德國和法國許多次,從1871年普法戰爭後由法蘭西王國併入德意志帝國,到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由納粹德國歸屬法國,不到80年的時間,這裡的居民換了至少四次國籍,在文化上也同時擁有德法兩國的特色,語言上也多所影響,甚至史特拉斯堡的法文名稱Strasbourg,就是由德文Straßburg而來,呈現了日耳曼語言的法語化現象。

當然,現代德語也受許多其他語言的影響,採用的許多鄰近國家字詞,其中之一很有趣的是,把許多英文名詞字尾一變,就變成德文動詞,例如:skypen、twittern、whats­ap­pen、chatten。另外,德國人除了常說「Tschüss」(再見)之外,也很常借用義大利文「ciao~」(再見),一般口語招呼ciao幾乎快比Tschüss還常聽到呢~

#師出同源的英文與德文🇬🇧🇩🇪
同為西日耳曼語系,德文和英文之間其實有比想像中還緊密的關係,雖然英文演化的後果,已經失去非常多格位變化(例如:沒有陰陽中性變化),但現代英文詞彙裡面,仍偶有保留德文的痕跡(英式英文比美式英文更明顯),之前背英文單字覺得很奇怪的,懂德文之後反而豁然開朗,舉幾個有趣的例子:

1. Kindergarten 幼稚園
如果你只會英文,後面garten看起來像花園garden就算了,幼稚園至少要跟children有關吧,怎麼會是kinder呢?其實這個字是來自德文,Kinder是孩子,Garten就是花園沒錯,小孩花園,很合理了。
p.s 如果還覺得眼熟的話,健達出奇蛋上面寫的就是「Kinder」😎

2. °F (Fahrenheit) 華氏溫度
雖然我已經徹底忘了°C和°F的轉換要怎麼算,但會叫做°F,其實是來自一位德國物理學家的名字:華倫海特(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),華氏溫標的創立者。

3. Uber 優步
雖然大大的寫著U,但大家好奇過為什麼我們都念「嗚」嗎?這也是來自德文字über,意思為「在...上方,優於...,超越」,只是英文把上面兩個點點去掉了,但還是保留德文原音。

4. marmalade 果醬
雖然以前學的多數是美式英文說法jam,但英式英文也保留marmalade的用法,也跟德文die Marmelade長的很像吧!

#萬事包觀察
#每次看到附圖這個都覺得很想笑😂


Tags:

About author
Hi 我是Kate,也有人喜歡叫我包包,目前為旅居柏林三年半的自由工作者,擔任過執行編輯、行銷企劃,目前專注文案撰寫、內容行銷和社群經營領域。 你對旅居生活有什麼想像呢?或者你也是旅居者之一?不管你在旅程中,或者即將啟程,希望這個小小的頁面,能引發你的小小共鳴! 也別忘了前往萬事包部落格,看看更完整的旅居須知唷!
2017年秋天開張,紀錄我在德生活的所思所想,以及有趣的文化觀察
View all posts